足彩310_安全购彩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
1.基本情況
1.1学校概况
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58年的湖南省地質學校,2002年升格爲高職學院,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隸屬于湖南省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主管的我省國土資源地勘行業唯一一所公辦高職院校。學院現占地面積28.84萬平方米,固定資産總值3.31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産總值5900.9萬元,館藏文獻66.08萬冊,現有教職工498人,專任教師242人,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和全國同類高職的前列(見表1)。學院秉承“傳承地質文化,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辦學理念,形成了“工程勘查立校、工程建設強校、工程服務興校”的專業發展格局,開設有工程測量技術、區域地質調查與礦産普查、建築工程技術等30個專業。多年來,學院爲社會培養了5萬余名一線需要的工程技術技能型人才,其中一大批已成爲地勘行業的中堅力量與技術骨幹,被譽爲湖南國土資源(地勘)行業的“地勘黃埔”。
表1 學院綜合實力一覽表(2017-2002)
序號
|
項目名稱
|
批准部門
|
1
|
2017年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結果(高職)
(我院排全國第65位,湖南省第3位)
|
中國高等教育
學會
|
2
|
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100強院校
(我院排全國第29位,湖南省第7位)
|
教育部職成司
|
3
|
2017年全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比例100強院校
(我院排全國第72位,湖南省第3位)
|
教育部職成司
|
4
|
2017年中國高職院校600強
(我院排全國第322名,湖南省第20名)
|
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和中國科教評價網
|
5
|
2017年第八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大賽
“全國總決賽優秀組織單位”
|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
|
6
|
第二屆(2017年)全國建築類虛擬建造綜合實踐大賽決賽優秀組織獎
|
中國建築教育協會、杭州萬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
|
2017年度全省高校“好聲音講壇——講話精神進基層”
師生微宣講比賽“優秀組織獎”
|
省委教育工委
|
8
|
2017年“建行杯”第三屆湖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
大賽暨全國大賽選拔賽“優秀組織獎”
|
省教育廳、中國建設銀行湖南分行
|
9
|
2017年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示範學校
|
湖南省教育廳
|
10
|
2017年湖南省第六屆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團體冠軍
|
省教育廳
|
11
|
2016年湖南省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示範校
|
省教育廳
|
12
|
2016年第湖南省第六屆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團體亞軍
|
省教育廳
|
13
|
2016年湖南省“平安高校”評估驗收通過
|
省教育廳
|
14
|
2016年度湖南教育政務網站工作優秀單位
|
省教育廳
|
15
|
2016年度駐長高等院校無償獻血先進單位
|
省衛計委、
省教育廳
|
16
|
2016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
|
省教育廳
|
17
|
2016年湖南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
|
省教育廳
|
18
|
2016年湖南省大學生就業創業示範校
|
省教育廳
|
19
|
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
專項督查評估優秀單位
|
省教育廳
|
20
|
2015年湖南省大學生就業創業示範校
|
省教育廳
|
21
|
2015年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項目驗收通過
|
省教育廳
|
22
|
2014年湖南省大學生就業創業示範校
|
省教育廳
|
24
|
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
專項督查評估優秀單位
|
省教育廳
|
25
|
2014年湖南省示範性(骨幹)高等職業院校驗收優秀
|
省教育廳
|
26
|
2014年湖南省文明單位
|
省文明辦
|
27
|
2013年立項爲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
|
省教育廳
|
28
|
2013年立項爲湖南省“平安高校”建設立項單位
|
省教育廳
|
29
|
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
專項督查評估優秀單位
|
省教育廳
|
30
|
2011年第一屆全國地勘鑽探職業技能大賽特別貢獻獎
|
國土資源部
|
31
|
2011年湖南省五四紅旗團委
|
團省委
|
32
|
2011年立項爲湖南省示範性(骨幹)高等職業院校
|
省教育廳
|
33
|
2011年湖南省黨建工作先進高校
|
省委教育工委
|
34
|
2008年全國地勘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評估優秀鑒定站
|
國土資源部
|
35
|
2006年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
教育部
|
36
|
2004年國土資源職教工作先進單位
|
國土資源部
|
1.2 學生情況
学校设有資源工程系、建築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基礎課部、思政課部和繼續教育學院等“五系二部一学院”,学校面向全國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高职学生8911人。
1.2.1招生規模
2017年,學校計劃招生3639人,實際錄取3615人。學生報到數3389人,報到率爲93.7%。學院招生口徑以普通高考爲主,普通高考人數占招生總數的66.1%,以單獨招生作爲補充,單獨招生人數占招生總數的33.9%。
表 2 2017年學校實際錄取和報到情況
區域
|
計劃招生數
|
實際錄取數
|
報到數
|
報到率
|
全國
|
3639人
|
3615人
|
3389人
|
93.7%
|
湖南
|
3285人
|
3285人
|
3109人
|
94.6%
|
数据来源:足彩310_安全购彩招生管理部門数据统計
表 3 2017年学校不同招生口徑的計劃招生數和實際錄取數
招生口徑
|
計劃招生數(人)
|
實際錄取數(人)
|
各類招生口徑所占比例
|
自主招生(省內)
|
1224
|
1224
|
33.9%
|
普通高考(省內)
|
2061
|
2061
|
57%
|
普通高考(省外)
|
354
|
330
|
9.1%
|
合計
|
3639
|
3615
|
100%
|
数据来源:足彩310_安全购彩招生管理部門数据统計
1.2.2生源分布
学校在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計劃(包含單招和統招)共爲3639名,實際錄取了3615名考生,其中省內3285名,占總錄取人數90.9%,省外330人,占總錄取人數9.1%。
表 4 2017年學校生源地域分布
本省生源(人)
|
省外生源(人)
|
協作省份生源(人)
|
民族地區生源(人)
|
3285
|
330
|
100
|
151
|
数据来源:足彩310_安全购彩招生管理部門数据统計
注:協作省份是指安徽、河南、貴州、廣西、雲南、甘肅等的生源。民族地區生源是指內蒙古、廣西、新疆、貴州、雲南、甘肅、四川等省和自治區的生源。
1.2.3生源質量
2017年學校在省內文理科常規投檔分數線均超過省高職專科控制線150分以上,其中普通文科錄取分數線357分,高出省控制線157分,普通理科錄取分數線爲334分,高出省控制線134分。总体来看,新生報到率位居湖南省高职前列,圆满完成招生計划。
表5 2015、2016、2017年湖南省內普通高考錄取控制線、錄取線一覽
年度
|
科類
|
省控制線
|
我院錄取線
|
2015
|
文科
|
200
|
361
|
理科
|
200
|
368
|
2016
|
文科
|
200
|
341
|
理科
|
200
|
346
|
2017
|
文科
|
200
|
357
|
理科
|
200
|
334
|
数据来源:足彩310_安全购彩招生管理部門数据统計
1.3教師隊伍
學院現擁有教職工498人,其中專任教師242人,專職學生管理人員6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103人,45歲以下青年教師研究生130人,占專任教師比例爲69%,“雙師型”教師210人,占專任教師比例爲86.77%。
1.4設施設備
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校园建设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強办学实力,各項基本办学条件指標均达到教育部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标准。
表 6 2017年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總量
占地
面積
(萬㎡)
|
總建築
面積(萬㎡)
|
教學科研及辅助用房
(萬㎡)
|
学生宿舍总面積
(萬㎡)
|
教學科
研儀器
設備資
産總值
( 萬元)
|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产当年新增值(萬元)
|
閱覽室座位數(個)
|
纸质图書總數(萬册)
|
計 算
机 总
台數
|
電子圖
書總數
(GB)
|
28.8362
|
27.6433
|
13.1066
|
7.9213
|
5900.9
|
590.09
|
1720
|
66.08
|
1814
|
2100
|
数据来源:足彩310_安全购彩资产管理部門数据统計
2.學生發展
2.1 就業質量
2.1.1畢業生的就業率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提供的《足彩310_安全购彩2017年度毕业生就業質量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0月18日,我校2017届畢業生的就業率为93.0%。
2.1.2 各院系及专业的就業率
我校2017屆就業率較高的院系是土木工程系(95%),就業率較低的院系是信息工程系(85%)。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提供的《足彩310_安全购彩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2017)》顯示,我校2017屆就業率爲93.0%,其中83.2%的畢業生“受雇全職工作”。就業的畢業生中有六成以上(64.5%)在湖南省就業,就業城市主要集中在長沙。從就業領域來看,我校近三屆畢業生均主要就業于“建築業”相關行業(分別爲48.1%、49.3%、57.9%),主要從事“建築工程”、“財務/審計/稅務/統計”等相關職業。可見,我校的就業情況較好地反映了本校的辦學特色,爲本地建築行業發展培養了較多高素質技術技能工程人才。
2.2 職業發展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提供的《足彩310_安全购彩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2017)》顯示,我校近四届均有九成及以上毕业生(分别为90.0%、93.6%、91.1%、93.0%)落实就业,畢業生的就業率略有波動,本屆有所提升。從專業層面來看,市場開發與營銷、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的就業率(95%-100%)较高,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较为突出。总体上我校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较好,毕业生就业意愿強烈。
此外,我校2017屆有82%的畢業生對就業指導服務表示滿意,比本校2016屆(74%)高8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我校2017屆均有近五成(均爲47%)毕业生接受了“大学组织的招聘会”、“職業發展规划(就业指导网络课程)”求职服务,且多項求职辅导服务的有效性评价均有所提升。可见我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落实到位,工作质量高,从侧面保障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毕业生就业感受较好。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提供的《足彩310_安全购彩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2017)》顯示,我校毕业生職業發展态势良好,我校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74%)、职业期待吻合度(50%)均保持持续上升趋势。另外,我校2017屆有74%的人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较前两屆(分别为67%、71%)有所提升;此外,41%的人有过离职,可见我校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效果较好,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较好。
2.3 學生素質
2.3.1 教學工作整體開展效果較好,畢業生在校學習體驗進一步提升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提供的《足彩310_安全购彩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2017)》显示,本校近四届毕业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分别为84%、83%、88%、90%)整体略有提升且较高。同时毕业生对实习实践环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程度等方面的改进需求均较上屆有所下降,反映出本校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对于教学效果的感受较好。与此同时,近三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与任课教师课下高频交流(“每周至少一次”或“每月至少一次”课下交流)的比例(分别为51%、65%、66%)整體有所提升。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于提升教學培養效果有著積極影響。
2.3.2 專業核心課程培養效果穩步提升
我校核心課程對近四屆就業和升學的畢業生的重要度(分別爲84%、79%、89%、86%)和滿足度(分別爲61%、59%、75%、75%)评价整体均有所提升。重要度反映核心课程与實際应用领域的接轨程度,满足度反映课程教学满足實際工作或学习的需求的程度。综上所述,我校课程与實際工作或升学领域匹配情况良好,同时课程教学较为充分地满足了實際应用领域的需要,为毕业生的技能提升以及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础。
2.3.3 育人成效整體較好
我校2017屆絕大多數畢業生在校期間素養得到了提升,其中工程類專業畢業生在樂觀態度、團隊合作、上進意識方面的提升較多;其他類專業畢業生在樂觀態度、上進意識方面的提升較多。同時,我校2017屆畢業生認爲在校期間的學習經曆對自身影響最大的通用能力是“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均爲54%),其次是“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與交流能力”(均爲51%),且畢業生認爲這幾項能力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均較高。可見,畢業生的素養及工作能力培養效果明顯,學校整體育人成效較好。
2.4 創新創業
2017年以来,我院围绕“领导重视、鼓励参赛、拓宽基地、加大孵化”的工作方针开展了一系列創新創業工作。
一是激发潜能,浓厚創新創業竞赛氛围。2017年鼓勵和組織學生參加各項創業大賽,其中:“建行杯”第三屆湖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赛暨全國大赛选拔赛全院共有275個項目參與報名,累計參賽學生人數927名,通過比賽獲得就業型創業組二等獎一個、創意組二等獎、三等獎各一個,學院被評爲“優秀組織獎”;2017年湖南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全院共有29個項目參與報名,累計參賽學生人數133名,通過比賽最終二個項目獲得三等獎;2017年湖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個二等奖,四個三等奖;第十届“畅享杯”全國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竞赛”全國总决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下半年,历时两個月举办了学院2017年“九华杯”創新創業大赛,遴选出了20個項目入駐孵化基地,進行輔導、孵化、扶植,同時爲明年省賽做好准備。
二是构建平台,提质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新增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800多平方米,学院在暑假将大型超市強制执行迁出,预拨经费150万扩建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现已完成前期调研、设計方案汇报,争取年前开始装修,申报明年的示范孵化基地。
三是精心部署,着力规范就业创业课程。首先,遴选师资,配优就业创业教研团队。学院将創新創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基礎課部下设就业创业教研室,由一名副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共有18名兼職教師;其次,精挑科目,突出就業創業實用課程。教研室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創業基礎》三門課程。每門課程設定了課程標准,課程的考核結合線上網絡課程學習成績,網絡課程合格,才能給予該課程成績,課程成績以過程性考核爲主,終結性考核爲輔。過程性考核分三部分進行,包括出勤情況、課堂表現、課堂作業,占總成績的60%。終結性考核主要是對整個學期課程學習效果進行測試,占總成績的40%。
根據麥可思提供數據顯示,我校近四屆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的比例(分別爲3.8%、4.1%、3.8%、3.6%)略有波動。選擇自主創業的畢業生中,大多數(77%)属于“机会型创业”,此外,自主创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销售、建筑工程相关的岗位,主要集中的领域是建筑业,可见毕业生具有较強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从創新創業活动开展情况来看,近五成(46%)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过创业教学课程。可见学校創新創業工作整体开展效果较好,在全校范围内构建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围,为学生在校期间創新創業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5 計分卡
表7 計分卡
院校代碼
|
院校名稱
|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12425
|
足彩310_安全购彩
|
1
|
就業率
|
%
|
91.1
|
93
|
2
|
月收入
|
元
|
3532
|
3727
|
3
|
理工農醫類專業相關度
|
%
|
73.25
|
74
|
4
|
母校滿意度
|
%
|
92
|
91
|
5
|
自主創業比例
|
%
|
3.8
|
3.6
|
6
|
雇主滿意度
|
%
|
85
|
90
|
7
|
畢業三年職位晉升比例
|
%
|
60
|
65
|
3.教育教學
3.1 資源表
院校代碼
|
院校名稱
|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12425
|
足彩310_安全购彩
|
1
|
生師比
|
—
|
17.8:1
|
17.67
|
2
|
雙師素質專任教師比例
|
%
|
85.54
|
86.78
|
3
|
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设备值
|
元/生
|
6550.33
|
6622.04
|
4
|
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積
|
m2/生
|
15.29
|
15.41
|
5
|
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
|
個/生
|
235
|
0.33
|
6
|
校園網主幹最大帶寬
|
Mbps
|
10000
|
10000
|
7
|
教學計劃內課程總數
|
門
|
770
|
788
|
其中:線上開設課程數
|
門
|
100
|
125
|
學校類別(單選):工科、農、林院校(√)
|
3.2 思想政治教育
3.2.1加強机构建设,单列思政課部
一是根据学院《关于成立思政課部等机构的通知》(湘工职党发〔2017〕9号)文件,思政課部予以单列,并完成了机构组建工作。思政課部承载着全院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使命,以单列为契机,对照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加強机构建设,力争将思政課部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的坚強阵地。
二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学以致用,推动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政課部在十九大结束后,第一时间召开了“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研讨会,吹响了学院全面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冲锋号;在研讨会上,思政課部主任饶素良教授就十九大报告进行了题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的专题解读,并就如何将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会老师们积极热议十九大报告,深刻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就十九大精神融入教学进行了热烈研讨。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集体备课,掌握其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共同制作了题为“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微课,并参与学院微课竞赛。
三是學院迎接教育部專家到學院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聽課調研指導工作。5月26日上午,教育部专家组房全忠一行来到学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课调研指导工作,学院党委书记粟显进与专家组就学院思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专家组一行采取随堂听课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课指导工作,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承建和思政課部主任饶素良的陪同下,专家组随机听取了王晚英老师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运用了辩论、问答、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要正确处理的三组重大关系,充分展示了学院思政课教师的风采。课后,专家用“非常好”三個字对王晚英老师这堂课给予了高度肯定,随后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情况进行了调研。
3.2.2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功能凸顯
一是輔導員隊伍建設成效明顯。首先,抓好了輔導員培訓工作。全年舉行了以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輔導員廉潔建設、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經驗分享等爲主要內容的6期輔導員專題培訓班,選送了11名辅导员参加全省辅导员上岗和专题培訓;其次,抓住了辅导员专业化方向。组织辅导员参加全國心理咨询师和职业规划师的报考工作,组织开展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特色成长辅导室、大学生德育实践等省级項目的申报工作,开展了学院学生工作特色创新項目的建设,推动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再次,组织开展和参加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举行了学院第六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选派陈明香、江苏春、汪珊等3名辅导员代表学院参加湖南省第六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复赛和决赛,其中陈明香、江苏春、汪珊三同志获得“全省第六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复赛一等奖”,郑慧敏、王军峰、陈明香三名辅导员团队参加湖南省第六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决赛,斩获决赛团体冠军。其中,王军峰、郑慧敏两名老师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國片区赛,两名辅导员与50名辅导员同台竞技,取得一個国赛三等奖、一個国赛优秀奖的好成绩。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務成績斐然。我院以發展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爲基礎,以學生成長輔導爲重點,以心理咨詢服務爲抓手,以建設湖南省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示範校爲契機,培養了一支由27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4名三級心理咨詢師構成的專兼職隊伍;構建了覆蓋全院在校學生的“線上+線下”心理健康教學模式,即線下課堂小班教學,線上爾雅網絡課堂;形成了院系聯動的基礎:即我院合格心理咨詢室以“優秀”通過驗收,5個系部都立項或建成了省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完善了以“OnLine”家校交流平台、“Half-day”院系聯動機制、“Meeting Time”專家會診制度爲基礎的“班級——系部——心理中心——醫院——家長”的“五聯”心理危機預防及幹預體系;打造了“1+5+N”的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模式:即“1”個院级品牌活动,“5”個系部成长辅导特色,“N”種學生自我教育形式。
三是資助育人服务成绩突出。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坚持“人本管理,亲情服务,資助育人”的工作理念,逐步确立了以经济扶持和励志教育为途径,以媒体宣传激励、社团活动组织、爱心交流互助为依托,以实现“经济解困、心理疏困、能力提升、爱心传递”为目标的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构建了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主,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学校及社会奖助相结合的关爱工程体系。2016—2017学年,学院制定和出台了《足彩310_安全购彩学生奖助贷勤补免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了“卓越奖”、“崇德奖”、“自強奖”、“乐学奖”、“技能奖”、“敬业奖”、“雨露助学金”、“暖心助学金”、“阳光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数十個学院的学生资助項目;出台了《足彩310_安全购彩教室卫生勤工助学实施办法(试行)》,为校内勤工助学增设了岗位23個,聘请勤工俭学学生27名,帮助贫困生赚取一定的学习生活费用,能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此外,学院还积极联系企业和校友为贫困学生寻得资助。长沙五星博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我院資源工程系龙望峰同学资助2017-2018學年學費5000元;校友捐助貧困學生7名,資助金額3.5萬元,二食堂免費提供3名特困學生中、晚餐。全年度發放各類獎助學金共計8百余萬元。同时,拍摄了学生资助电视专题片《心灵的韧度》,参加由湖南省教育廳举办的“爱心?责任?梦想”全省学生资助电视专题片评比,获得“三等奖”;参加由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南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湖南省第二届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大赛,网络投票获得全省第四名。
四是組織開展2017屆優秀畢業生的評選工作和優秀畢業生風采展的活動。成功推選了122名省級優秀畢業生、1名省級自主創業優秀畢業生和評選表彰了123名院級優秀畢業生。
五是學生思政研究項目喜獲豐收。2017年我院成功立項了1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項目,1個普通高校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設項目,3個普通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項目等五個省级項目,获得項目建设资金共計5.9萬元。同時,還組織開展了2017年度學院學生工作特色創新項目建設工作,立項了4個学生工作特色创新重点建設項目,3個学生工作特色创新一般建設項目。
3.3專業(群)建設
3.3.1 服务區域经济,打造专业品牌
堅持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思路,主動適應産業升級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學院依托行業發展,突出工程人才培養特色,目前開辦有工程測量技術、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軟件技術、會計電算化等30個专业,覆盖工程勘测、工程施工、工程管理服务领域一线基本岗位的特色专业群和面向區域现代服务业一线主要岗位的优势专业群。学院实施品牌专业建设計划,已经建成了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個、省级精品专业3個、省级特色专业2個,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群1個;打造了工程測量技術、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价等3個独具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见表9)。
表9 學院專業建設重點項目一覽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批准部門
|
1
|
2016年湖南省示範特色專業群——工程勘測專業群
|
省教育廳
|
2
|
2013年湖南省高職院特色專業——建築工程技術
|
省教育廳
|
3
|
2012年湖南省高職特色專業——工程測量技術
|
省教育廳
|
4
|
2011年中央財政支持的提升專業服務産業發展能力
建設項目——區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
|
教育部、財政部
|
5
|
2011年中央財政支持的提升專業服務産業發展能力
建設項目——工程造價專業
|
教育部、財政部
|
6
|
2009年湖南省精品專業——酒店管理
|
省教育廳
|
7
|
2008年湖南省精品專業——建築工程技術
|
省教育廳
|
8
|
2007年湖南省精品專業——工程測量技術
|
省教育廳
|
3.3.2 完善制度建設,調整專業(群)布局
一是近二年来,学院先后出台了《足彩310_安全购彩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办法(试行)》、《足彩310_安全购彩教学類竞赛奖励办法》、《足彩310_安全购彩学生成绩预警管理办法(试行)》、《足彩310_安全购彩专业及课程调研管理办法》,修订了《足彩310_安全购彩职业教育項目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完善了毕业设計和专业技能抽查相关要求。
二是圍繞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和創建省卓越高職院校,2017年5月8日下午,学校召开了“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布局论证会”,湖南省教育廳职成处副处长汪忠明,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危道军,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赵研,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首珩,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徐景学,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玉民,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周劲松等应邀出席组成论证会专家组,学院全体领导、各部門負責人、专业带头人共同参加,重新确定了“工程勘测、工程设計、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运维”五大专业群发展新布局。
3.4 教師素質提升
3.4.1加強制度建设,完善教师管理机制
为进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设,优化教師隊伍结构,強化教师以教为本理念,提升从事管理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學能力,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打造一支教学管理型教師隊伍,近二年来,学院先后出台了《足彩310_安全购彩教师教学质量坑嬂实施办法》、《足彩310_安全购彩特殊专业人才补贴考核实施办法》、《足彩310_安全购彩“全國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采集实施方案》、《足彩310_安全购彩教学管理型教師隊伍建设实施办法》、《足彩310_安全购彩客座教授聘请与管理办法》、《足彩310_安全购彩2017年專業技術職務等級內部晉升實施方案》等制度。
3.4.2加大內培外送,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一是2017年学院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拓宽了教师培訓思路,加大了培訓力度,有组织、有計划的开展教师培訓工作。近二年来,学校组织校内教师短期出国(境)研修培訓、教师教育教學新技术培訓、兼课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培訓、新任教师岗前培訓等师资培訓項目,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類型教师的培訓要求,2017年共組織教師培訓78人次。通过各類培訓,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師隊伍,努力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學水平,满足了广大教师的培訓要求。
二是2017年6月底,邀请了麦可思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垠博士来学院,为全体教职工作了题为《足彩310_安全购彩2016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報告》的專題講座,8月底又邀請了麥可思公司副總裁、麥可思研究院副院長周淩波,來學院爲全體教職工作題爲《參考悉尼協議,建設卓越高職》的專題講座。
三是爲爭創湖南省卓越高職院校,6月29日下午,特邀全國知名职教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邢晖主任作了题为《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的思考》的专题讲座,组织全院教职工收听。
3.5校企合作育人
3.5.1對外合作機制與舉措
一是根據院發〔2017〕63號《2017年度專家工作室與企業教師工作站建設計劃的通知》和院發〔2015〕77號《学院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站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核定系部5個教师工作站和3個专家工作室实施方案。
二是为了加強国际交流与合作,2017年先後與SECC集團+新加坡工程承包有限公司、加拿大宏端加有限公司(Durham College中國辦公室)圍繞國際合作辦學進行了較爲廣泛深入的溝通與交流,並就建築類專業的合作辦學初步形成了合作意向。
三是为了全面掌握各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学院划拨专項资金用于系部开展针对性较強的市场调研,为专业改造把控了较为准确的前沿信息。全院所有专业均按照以系部为單位的组织形式针对各自的专业领域联合企业修订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形成了全院性的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3.5.2對外合作成效顯著
一是校企合作管理處在2017年共走访了十余家企业及政府部門,与2家企業簽訂了有關協議。與企業共建冠名班4個;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6個;校内情景教学区1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9門;校企合作编写教材18本;信息工程系与深圳智邦英才和武汉美斯坦福的合作正在进行中;建築工程系完成学院与中铁城建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签订,双方将互设人才培养基地;建築工程系与江苏启东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订单班达成合作意向;管理工程系完成学院与南岳区旅游局、南岳区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签订政校企合作协议,与衡阳市南岳区旅游局完成互挂牌事宜。
二是学院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就师资培訓、合作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学生夏令营、学术交流等进行了磋商,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中海建设集團和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洽谈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双方就学生就业、企业员工培訓、企业用人定制等交换了意见。
三是为了实现学院培养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一步加強钻探技术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现代国际化的办学模式。資源工程系与央企——中国建材集團公司积极沟通与合作,通过学院以及系部的层层筛选,共选派喻归、雷佺锦、曹贝、袁舟、何思辰、彭长顺等6位学生参与到中国建材集團公司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桩基验槽項目的钻探技术相关工作,以上六位学生已于2017年10月14日从广州白云机场奔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項目施工现场为期四個月的交流学习。
3.6 课程(教學資源)建设
3.6.1強化课改创新驱动,课程资源日益丰富
學院各專業校企共同開發項目課程或學習領域課程,已建成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级专递课堂2個,省级名师空间课堂9門,院級重點專業優質核心課程34門,优质精品资源共享课14門,院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3門(见表10)。
表10 學院課程資源重點項目一覽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單位
|
建設數量
|
1
|
湖南省精品課程
|
門
|
2
|
2
|
湖南省職業教育專遞課程
|
個
|
2
|
3
|
湖南省職業教育名師空間課堂
|
個
|
9
|
4
|
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門
|
14
|
5
|
院級重點專業優質核心課程
|
門
|
34
|
6
|
院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
門
|
33
|
7
|
2017年“一生一空間,生生有特色”
全國职业院校网络学习空间课程
|
個
|
9
|
8
|
2017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申報
|
門
|
6
|
3.6.2建设情境教学工场,实训教學資源完备
學院現有教學儀器設備5900.9萬元,校內各類專業的實驗室、實訓室、實訓場及情境教學實踐區累計113個,校外实训基地178個,其中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個,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培訓基地2個,教育部中职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培訓基地2個,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3個,省级中职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培訓基地3個,省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個,省级中职酒店管理和数学专业骨干教師培訓基地2個。(见表11)。
表11 学院教育教學、师资培訓省级以上基地一览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批准部門
|
1
|
2017年湖南省中職院校高星級飯店服務服務與管理
專業(群)帶頭人培訓基地
|
省教育廳
|
2
|
2017年湖南省中職院校數學骨幹教師培訓基地
|
省教育廳
|
3
|
2016年湖南省工程造價專業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
省教育廳
|
4
|
2015年全國中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培訓基地
——建築工程技術专业教師培訓基地
|
教育部
|
5
|
2015年全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培訓基地
——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培訓基地
|
教育部
|
6
|
2013年全國高职高专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培訓基地
——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培訓基地
|
教育部
|
7
|
2013年全國高职高专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培訓基地
——工程造價專業教師培訓基地
|
教育部
|
8
|
2013年全國中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培訓基地
——建築工程技術专业教師培訓基地
|
教育部
|
9
|
2013年全國中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培訓基地
——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培訓基地
|
教育部
|
10
|
2011年省級生産性實習實訓基地——環境地質工程專業
教師專業技能教學水平認證培訓基地
|
省教育廳
|
11
|
2009年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程測量技術专业
教師專業技能教學水平認證培訓基地
|
省教育廳
|
12
|
2007年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築工程技術专业
教師專業技能教學水平認證培訓基地
|
省教育廳
|
13
|
2006年中央财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築工程技術专业(建设型小模式)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
教育部、財政部
|
3.6.3重视课程項目建设,加強申报与管理
一是在3月組織開展了2017年院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項目申报工作,全院今年共有23位教師申報,組織校外專家綜合評審,共遴選出18門院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获得立項建设,每門立項课程获得学院3萬元建設經費支持。
二是在4月組織完成了6門2014年立項的第二批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項目验收工作,其中曾晨曦主持《网站建设》、劉琛主持《家居装饰设計》2門课程获验收优秀等级,杨英主持《机械设計基础》、蒋艳主持《旅行社营销实务》、袁淑君主持《地理信息系统(GIS技術)》、陳紅梅主持《廣告創意與策劃》4門课程获验收合格等级。
三是在9月組織從已獲立項的湖南省名師空間課堂和學院重點專業精品資源共享課中,遴選出6門课程推荐申报2017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同時,組織完成了4門2016年立項的省級名師空間課堂(曾晨曦主持《網站建設》、陳娟主持《建築CAD制圖》、何立志主持《建築結構基礎與平法識圖》、陳兵主持《經濟數學》)的終期驗收工作。
3.7 信息化教學
一是根據《關于公布2017年度“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十百千萬工程”入選名單的通知》(湘教通〔2017〕504号)要求,经学校申报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省教育廳审定,今年12月我院被授予“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示範學校”。
二是为了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信息化教學水平,3月初邀請了2016年全國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赛高职组教学设計赛項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者易弦、倪栋来校进行信息化教學与竞赛专题辅导,近300余名專(兼)職教師到場聆聽;6月底又分别邀请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刘建知副教授和山西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刘晓霞老师,为全院专(兼)职教师作了“教师信息化教學与微课制作”专题培訓讲座。
三是2017年7月25-30日,學院組織18名院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負責人,统一参加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组织举行的2017年第十期教学信息化与在线课程开发高级研修班,全部培訓结业,参训教师全部获得全國信息化工程师項目证书。
四是2017年加強了教务管理系统(青果软件)的应用、运行反馈、修改完善工作,校友邦顶岗实习系统全面投入试运行。
五是2017年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學方法和在线的课程教学模式,完善公共基础课推行网络课堂管理要求,实现了学生自行选课、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3.8 質量保障措施
3.8.1狠抓師生競賽,打造質量工程
一是2017年组织各系(部)师生,积极参加全省、全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各级各類教育教學竞赛。我院学生在2017年各類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國家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32項、二等獎39項、三等獎50項。专任教师在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學竞赛中获得一等奖9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11項。
二是积极开展教师的课程建设、信息化教學和教育教學劳动竞赛。组织系(部)教师参加2017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赛获一等奖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取得曆史最好成績。組織系(部)教師參加2017年度湖南省職業院校教師說課大賽獲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同時,完成2017院级教育教學劳动竞赛的标准制定、评委聘请、奖項评比等工作。
三是積極組織系部做好了2017年全省職業院校學生畢業設計和學生專業技能抽查各項准備工作,學生畢業設計抽查和專業技能抽查100%通過。
3.8.2承接各類賽事,突顯專業實力
一是做好了2017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的賽點統籌、協調、組織和會務工作,成功承辦了2017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職工程測量、高職測繪賽項的賽事組織工作。
二是做好了2017年湖南省高职院校工程測量技術专业(類)学生专业技能抽查考点统筹、协调、组织和考务工作,成功承办了工程測量技術、工程测量与监理两個专业、抽查学校7所、抽查學生106人的專業技能抽考工作。
三是做好了2017年湖南省职业院校土建類专业中青年教师技能竞赛的赛点统筹、协调、组织和会务工作,成功承办了湖南省职业院校土建類专业中青年教师竞赛工程测量赛項。
3.8.3坚持科研強校,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2017年,学校科研工作秉承“立足工程、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专业应用研究和教育教學研究,教师们主动把实践探索上升为理论成果,增強了学术研究发展后劲。一年来,我校共立項市厅级以上课题38項,其中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項,湖南省科教聯合基金1項,湖南省哲學社科基金1項,湖南省教育廳科学研究項目9項,湖南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6項,湖南省科學工作者協會課題4項,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4項等(見表12和表13)。公開發表論文420篇(含作品),論文獲獎35項,主編、參編各類高職教材30本。
表 12 我校2017年省廳級以上縱向課題立項情況一覽表
序號
|
課題類別
|
立項數
|
1
|
湖南省自然科學科教聯合基金項目
|
1
|
2
|
2017年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項項目
(“2025湖南智造”高職項目)
|
1
|
3
|
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
|
1
|
4
|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
|
2
|
5
|
湖南省教育廳科学研究項目
|
9
|
6
|
湖南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
6
|
7
|
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
|
4
|
数据来源:足彩310_安全购彩科研管理部門数据统計
表13 2017年我院教師主持的部省、市廳級科研課題一覽表
序號
|
負責人
|
課題類別
|
課題名稱
|
研究時間
|
1
|
羅勇
|
湖南省自然科學科教聯合基金項目(编号:2017JJ5013)(省級)
|
基于貝葉斯網絡法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評價研究
|
2017-2019.6
|
2
|
李赟
|
2017年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項項目(“2025湖南智造”高職項目)省级(項目编号:17YBG008 )
|
自我效能感视域下的工科類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实证研究
|
2017.10-2019.12.
|
3
|
李小紅
|
2017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一般課題(編號:XSP17YBZC037)(省級)
|
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2017.1-2018.4
|
4
|
賈瑜
|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 2017年度立項一般課題(課題編號:XJK17CDY001)
|
習近平總書記傳統文化觀在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研究
|
2017.5-2019
|
5
|
劉玉方
|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 2017年度立項一般課題(課題編號:XJK17CZY019)
|
高職院校“四位一體”農村精准扶
貧對策研究
|
2017.5-2019
|
6
|
唐紹華
|
2017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学研究項目(項目编号:17C0415)
|
基于敘事環境的曆史城區改造時空數據建模與可視化研究
|
2017.1-2019.6
|
7
|
嶽海玲
|
2017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学研究項目(項目编号:17C0416)
|
鋼板桁組合橋梁結構拓撲優化設計方法及應用研究
|
2017.1-2019.1
|
8
|
何學武
|
2017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学研究項目(項目编号:17C0417)
|
基于大數據與雲計算的會計信息化平台構建研究
|
2016.12-2019.6
|
9
|
宗傳玉
|
2017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学研究項目(項目编号:17C0418)
|
數字動畫技術在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的創新應用研究——以長沙銅官窯爲例
|
2017.1-2019.6
|
10
|
胡利利
|
2017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学研究項目(項目编号:17C0419)
|
“互聯網+”背景下長沙市物流園區轉型升級策略研究
|
2016.12-2019.6
|
11
|
胡張勇
|
2017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学研究項目(項目编号:17C0420)
|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端裝備制造業競爭力研究——以湖南省爲例
|
2016.12-2018.12
|
12
|
石洋
|
2017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学研究項目(項目编号:17C0421)
|
供給側視角下酒店業員工職業倦怠問題研究
|
2017.1-2019.1
|
13
|
成国強
|
2017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学研究項目(項目编号:17C0422)
|
“数字湖南教育”战略下湖南省高职会計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學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2016.12-2018.12
|
14
|
戴維
|
2017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学研究項目(項目编号:17C0423)
|
“互聯網+”视域下高职院校多元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
|
2017.1-2019.6
|
15
|
楊平
|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一般項目,項目编号:ZJGB2016150)
|
高職道橋施工虛擬仿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
2016.12-2019.12
|
16
|
陳娟
|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一般項目,項目编号: ZJGB2016151)
|
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高職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
|
2016.12-2019.12
|
17
|
彭秀川
|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一般項目,項目编号: ZJGB2016152)
|
基于“工匠精神”的“項目驅動”高職建築裝飾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
|
2016.12-2019.12
|
18
|
周怡安
|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一般項目,項目编号: ZJGB2016153)
|
基于BIM模式下高职工程造價專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
2016.12-2019.12
|
19
|
詹松
|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一般項目,項目编号: ZJGB2016154)
|
“雙創”背景下的高職建築室內設計創客式教學改革研究
|
2016.12-2019.12
|
20
|
曾晨曦
|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一般項目,項目编号: ZJGB2016155)
|
基于“真實項目進課堂”培養高職工匠型人才的研究與實踐—以《網站建設》課程爲例
|
2016.12-2019.12
|
21
|
吳鐵平
|
2017年湖南省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項目)(編號:17GC33)
|
“喚醒心靈的藝術”——“激勵-唤醒”教育理念在大學生素質培养中的拓展实践
|
2017.1-2020.3
|
22
|
劉玉方
|
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課題編號:17C21)
|
精准扶貧:高職貧困生“五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
|
2016.11-2018.11
|
23
|
賀江紅
|
普通高等学校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設項目(課題編號:17C31)
|
“地質人奔跑吧”特色成長輔導室
|
2017.1-2020.3
|
24
|
候彧
|
湖南省教育工委2016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設項目辅导员专項研究课题(課題編號:16FDY09)
|
大衆文化視野下高職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方法研究
|
2017.5-2018.5
|
25
|
何立志
|
全國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學指导委员会2016年度立項科研課題(課題編號:ZJZW2016039
|
基于AR技術的建築施工立體化課程學習資源庫建設研究
|
2017.5.8-
|
26
|
陳靜
|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2017年度重點課題(課題編號:XJK17A006)
|
基于網絡的低年級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
|
2017.5-2019.5
|
27
|
成国強
|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2017年度重點課題(課題編號:XJK17A007)
|
教育信息化战略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學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
2017.5-2019.5
|
28
|
王先敏
|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2017年度一般课题(課題編號:XJK17C007)
|
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職學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
2017.5-2019.5
|
29
|
石慧
|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2017年度一般课题(課題編號:XJK17C009)
|
工匠文化融入中等職業教育路徑研究
|
2017.5-2019.5
|
30
|
周怡安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學會教学教材工作委員會2017-2018年度职业教育教學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课题(課題編號:1710378)
|
基于CDIO理念高职工程造價專業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
2017.5-2018.5
|
31
|
李海霞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學會教学教材工作委員會2017-2018年度职业教育教學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课题(課題編號:1710379)
|
基于AR技術的高職立體化教材開發研究
|
2017.5-2018.5
|
32
|
何晴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學會教学教材工作委員會2017-2018年度职业教育教學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课题(課題編號:1710380)
|
高職院校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初衷教學管理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2017.5-2018.5
|
33
|
劉琛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學會教学教材工作委員會2017-2018年度职业教育教學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课题(課題編號:1710381)
|
基于校企合作的家居裝飾設計課程改革建設研究
|
2017.5-2018.5
|
34
|
李海霞
|
2017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课题(課題編號:2017108)
|
高職建築裝飾專業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
|
2017.8.28-2018.8
|
35
|
林娜
|
2017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课题(課題編號:2017109)
|
創客——“創課”在建築材料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研究
|
2017.8.28-2018.8
|
36
|
戴勇
|
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2017-2018年度科研立項课题(課題編號:CHA2017003)
|
基于BIM技術的《建築構造與識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
2017.8.-2018.11
|
37
|
李海霞
|
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2017-2018年度科研立項课题(課題編號:CHA2017004)
|
“五位一體”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機制構建與實踐研究
|
2017.8-2018.11
|
38
|
王菊
|
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2017-2018年度科研立項课题(課題編號:CHA2017004)
|
高等職業教育建築類專業“工匠精神”協同培育機制研究
|
2017.8-2018.11
|
数据来源:足彩310_安全购彩科研管理部門统計数据
4.政策保障
4.1政策落實表
表14 落實政策表
院校代碼
|
院校名稱
|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12425
|
足彩310_安全购彩
|
1
|
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
|
元
|
9008.42
|
11117.28
|
其中:年生均財政專項經費
|
元
|
1770.17
|
2170.96
|
2
|
教職員工額定編制數
|
人
|
655
|
655
|
在崗教職員工總數
|
人
|
498
|
498
|
其中:專任教師總數
|
人
|
242
|
242
|
3
|
企業提供的校內實踐教學設備值
|
萬元
|
85
|
111
|
4
|
生均企業實習經費補貼
|
元
|
0
|
0
|
其中:生均財政專項補貼
|
元
|
0
|
0
|
5
|
生均企業實習責任保險補貼
|
元
|
0
|
0
|
其中:生均財政專項補貼
|
元
|
0
|
0
|
6
|
企業兼職教師年課時總量
|
課時
|
18023
|
11024
|
年支付企業兼職教師課酬
|
元
|
114.59
|
136.52
|
其中:財政專項補貼
|
元
|
0
|
0
|
4.2 機制保障
4.2.1. 診斷與改進機制建設
自2016年开展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以来,“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思想深入我院人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确立,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教育教學管理更加规范,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同时,学院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也提高了学院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主动适应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增強了建立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完善校内教学质量检测和调节机制、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学校2017年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師隊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在专题学习和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教務處在学习消化理解上级文件的基础上,针对5個诊断項目、15個诊断要素、37個诊断点,逐一对照检查、诊断、整改,将“诊改”工作任务落实分解到各部門,制定了《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二是推進征地擴容。2017年學院征地項目納入了長沙縣重點建設工程項目,並明確了對接聯系的縣領導。9月,确定了学院新征用地总面積306亩。目前,学院已缴清相关规费和部分拆迁补偿费用合計3651萬元,征地拆迁工作已正式启动。
三是著力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9月,新建成1栋学生宿舍投入使用;学院启动了新大門及围墙建设工作,做好了相关设計和建设預算等工作,完成了教职工食堂设計并启动招标。
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設。2017年制定了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明确了“六個智慧化”建设目标;引入了“后勤宝”管理系统;建设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建好了学院录播教室;争取到建设银行战略合作信息化建设专項资金283萬元,为学院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五是依托章程,修订并出台了《足彩310_安全购彩学术委员会章程》和《足彩310_安全购彩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等顶层制度文件,完成了两委机构组成人员的改选,明确了各自职责,理顺了学术与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这将为下一步开展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是繼續委托第三方高等教育管理數據與解決方案專業機構麥可思實施應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對3095名2017届毕业生开展毕业半年的就业跟踪调查。该項目现已连续实施四届,基于学校毕业生跟踪评价的数据,对学校毕业落实情况与服務貢獻、就業質量、培养质量、应届毕业生评价等工作的落实与改进提供了依据。
七是完善制度建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自2016年 4 月份开始,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強化教育教學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和《制度立、改、废管理办法》,要求认真梳理已有制度,做好校内各項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截止目前,废、改、立制度共計30多項。通过制度的废、改、立,进一步明确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职责和权利关系,提高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逐步完善和促进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制度建设。
4.3經費保障
4.3.1 辦學經費投入
2017年,学校办学经费总收入为15838.57萬元,主要来源为學費收入4560.87萬元,財政經常性補助收入4879.87萬元,中央、地方財政專項投入5030.74萬元,住宿费等其他收入1367.09萬元。
表 15 2017年辦學經費收入情況
序號
|
辦學經費來源
|
金额(萬元)
|
所占比例
|
1
|
學費收入
|
4560.87
|
28.80%
|
2
|
財政經常性補助收入
|
4879.87
|
30.81%
|
3
|
中央、地方財政專項投入
|
5030.74
|
31.76%
|
4
|
其他收入
|
1367.09
|
8.63%
|
合 計
|
15838.57
|
数据来源:足彩310_安全购彩财务管理部門数据统計
4.3.2 辦學經費支出
2017年,学校办学经费总支出为17631.09萬元,主要包含基礎設施建設5986.68萬元,設備及軟件采購355.93萬元,日常教學經費1191.16萬元,教學改革及研究支出175.14萬元,師資隊伍建設213.61萬元,圖書購置39.92萬元,其他支出总额9668.65萬元。
表16 2017年辦學經費支出情况
序號
|
辦學經費支出項目
|
金额(萬元)
|
所占比例
|
1
|
基礎設施建設
|
5986.68
|
33.96%
|
2
|
設備及軟件采購
|
355.93
|
2.02%
|
3
|
日常教學經費
|
1191.16
|
6.76%
|
4
|
教學改革及研究
|
175.14
|
0.99%
|
5
|
師資隊伍建設
|
213.61
|
1.21%
|
6
|
圖書購置
|
39.92
|
0.23%
|
7
|
其他支出
|
9668.65
|
54.83%
|
合 計
|
17631.09
|
数据来源:足彩310_安全购彩财务管理部門数据统計
5.國際合作
5.1 國際影響力
表17 國際影響表
院校
代碼
|
院校名稱
|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備注
|
12425
|
足彩310_安全购彩
|
1
|
全日制國(境)外留學生人數(一年以上)
|
人
|
0
|
0
|
——
|
2
|
非全日制國(境)外人員培訓量
|
人日
|
0
|
0
|
——
|
3
|
在校生服務“走出去”企業國(境)外實習時間
|
人日
|
90
|
120
|
——
|
4
|
專任教師赴國(境)外指導和開展培訓時間
|
人日
|
0
|
0
|
——
|
5
|
在國(境)外組織擔任職務的專任教師人數
|
人
|
0
|
0
|
|
6
|
開發國(境)外認可的專業教學標准和課程標准數
|
個
|
0
|
0
|
|
7
|
國(境)外技能大賽獲獎數量
|
項
|
0
|
0
|
|
5.2 合作辦學
2017年以来,为了加強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先后与SECC集團+新加坡工程承包有限公司、加拿大宏端加有限公司(Durham College中國辦公室)圍繞國際合作辦學進行了較爲廣泛深入的溝通與交流,並就建築類專業的合作辦學初步形成了合作意向。
5.3合作共建
2017年以来,我院建築工程系与新加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卡塔尔分公司签订了毕业生境外就业合作关系。5月11日上午,建築工程系与新加坡工程承包有限公司卡达尔分公司副经理谭奔先生就國際合作有关问题进行洽谈,参会人员院校企合作管理處处长傅刚斌,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周丽妤及建築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刘新荣书记、副主任宋国芳教授。下午1:00在實訓樓509召開了專場應聘會,譚奔先生通過播放宣傳片、ppt展示、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向同学们介绍公司的概况、職業發展、人才需求,回答了同学们提出问题,并要求应聘者能吃苦、有责任心、专业技术扎实、英语水平较高,目前有5人正式簽約,在境外就業實習。
5.4 雙向交流
2017年以來,學院正與台灣東南科技大學就師資培訓、合作培養職業技術人才、學生夏令營、學術交流等進行了磋商,並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5.5服務湖南企業走出去
为了实现学院培养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创新能力,探索现代国际化的办学模式。我院資源工程系与央企——中国建材集團湖南分公司积极沟通与合作,通过学院以及系部的层层筛选,选派喻归、雷佺锦、曹贝、袁舟、何思辰、彭长顺等6位学生参与到中国建材集團公司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桩基验槽項目的钻探技术相关工作。以上六位学生已于2017年10月14日从广州白云机场奔赴印度尼西亚項目施工现场为期四個月的交流学习。在此次国外交流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钻探现场施工操作,加深对钻机操作,泥浆配置,孔内事故处理等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学习到桩基础的相关知识。通过此次交流,不仅可以加強学生们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可以完善钻探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国外钻探技术先进理念,并进一步增強与中国建材集團的合作关系。
6.改革創新
6.1創新舉措
6.1.1 引進服務外包,確保自考招生創新高
2017年是我院与长沙实验外国语专修学院合作辦學的第二年,在2016年的基礎上,雙方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分期召開自考助學工作推進會,學院上下齊心協力,通過下班下寢宣傳、入學教育宣講、首次設立“專本同讀實驗班”、舉辦“2017级专本同读班开学典礼暨优秀学生表彰大会”等形式开拓学院自考生源市场,扩大办学规模。随着学院新网站建设的初步完成,繼續教育學院官网新闻稿和繼續教育學院微信公众号推文双管齐下,开辟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引导的新思路。据统計,繼續教育學院微信公众号已有近1500人關注,其中《皇家工程“最佳人氣團隊”大評測》一文點擊量突破5000。在学院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各系部各职能处室倾力配合下、合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自考招生人数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截至12月11日,全年新增注冊人數達到801人,較去年增加了105%,創下了我院開設自考助學站以來的曆史新高!(見表18)
表18 學院繼續教育處2016年與2017年自考招生人數對比
|
2016年人數
|
2017年人數
|
增長率
|
資源工程系
|
56
|
107
|
91%
|
土木工程系
|
82
|
245
|
199%
|
建築工程系
|
101
|
156
|
54%
|
信息工程系
|
62
|
104
|
68%
|
管理工程系
|
90
|
189
|
110%
|
合計
|
391
|
801
|
105%
|
6.1.2 發揮科研優勢,推進産學結合和産教融合
2017年,我院的纵、横向科研項目针对性都比较強,特别是纵向课题与往年比明显增多,主要是针对学院或湖南省的教育教學改革、产业和企业的生产實際,为推动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专业(专业群)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成效显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提升、行为规范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在全省高职院校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教育信息化、办公信息化和安全保卫管理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在全省的职业院校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技术類研究活动中,紧密结合我省的经济建设,为企业解决實際问题,授权实用新型等发明专利71項。
6.1.3推進共青團改革,研究修訂團建制度
爲認真貫徹團中央共青團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探索團幹部管理新模式,推進團組織管理改革。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院團委緊密圍繞共青團改革整體布局,立足高職特色,積極落實改革精神,按照相關文件要求,經過努力探索和實踐,形成了“1+2+3”團學組織建設機制,即以共青團爲團學組織的這1個核心,学生会和学生社团2個圆环分层紧密围绕,通过实施坚持正确引领、突出改革創新、強化制度管理3項关键举措,推进了“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的构建。
6.2創新成果
6.2.1地質文化永傳承,校園育人有特色
一是弘揚地質人精神,打造五四青年活動月。为了弘扬地质人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激活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校文化品位,院团委今年开展了五四青年活动月系列活动,举办第十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五四表彰、“青春悦读”读书活动等以此来丰富校园文化艺术生活,营造活跃、浓郁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氛围,进一步推动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院团委继续打造文艺思政教科书用艺术的情感教育学生。今年“家和万事兴”迎新生庆国庆主题文艺晚会共分为“躬行孝道、感恩家庭”,“助人自助、奉献社会”,“強军強国、以国为家”,“以校为家、青春献礼”四個篇章。通过舞蹈、歌曲、音诗画、情景剧、朗诵等多种表演形式,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展现青春活力的同时不忘从“小家和谐”和“国家富強”两個方面来激励工程师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二是傳播地質文化,創編精品文藝作品。2017年以來,學院大學生藝術團創編精品文藝節目,拍攝微電影參加大學生藝術展演。原創舞蹈《綠水青山地質情》展現了新時期地質人環保愛國的情懷。原創朗誦《永恒的驕楊》展示了先輩爲大家舍小家的革命情懷。原創戲劇《一碗肉絲面》展現了黨和國家對我們地質隊員的關懷,更加體現了地質人“三光榮四特別”精神,用美育感染全院師生。最後這些節目獲得了湖南省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的1個一等奖,4個二等奖,1個三等奖的好成绩。
6.2.2 志願服務綻光彩,文化育人樹品牌
一是“用爱托起共同的梦想”关爱脑瘫患儿志愿項目持续推进。院團委青年志願服務部組織組織各系部開展三月學雷鋒志願服務,爲湘繡苑16戶腦癱患兒家庭搬家在生活上幫扶患兒家庭。每周二下午定期組織志願者去湘雅博愛康複醫院協助醫院做病友對醫院滿意度調查,服務能力受到醫院以及病友的高度評價與肯定,也因爲志願者的服務協助醫院通過國際康複質量認證委員會最高級別CARF认证。同时团委组织全院师生参与“用爱托起共同的梦想”关爱脑瘫患儿志愿項目从14年成立至今已經持續3年。2017年6月1日团委组织青志部和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为湘雅博爱康复医院脑瘫患儿举办了一场庆六一文艺汇演,让患儿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個有意义的节日。同时此次活动也使这個項目受到教育电视台的关注,并对这個項目做了相关报道,亮出工程最美志愿者名牌。
二是“湘水卫士”河道保洁志愿服务項目省赛夺金。为夯实志愿服务工作基础,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实效。土木工程系“湘水卫士”河道保洁志愿服务項目通过“小手拉大手—三百工程”引导100個大学生结对100個红领巾志愿者,带动100個学生志愿家庭,在捞刀河畔进行河道保洁和河岸绿化,向捞刀河服务基地提供永久服务,依托“绿色驿站”020平台进行垃圾回收与处理,保护捞刀河、共建“两型”家园。该項目为长沙县政府购买服务項目,获得湖南省第二届志愿服务項目大赛金奖。
三是創建紅十字特色高校成效顯著。2017年3月,学院接受学院上级部門相关指示精神,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的要求,积极创建红十字特色高校,坚持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与学校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相结合。4月成立學院首支紅十字志願服務隊,在學院舉辦400人的紅十字知識大型講座,組織學院8名師生參加長沙縣縣直機關2017年首批救護員培訓班,三名行政老師幹部參加2017年長沙市救護師資培訓班,並順利結業獲得救護員與救護師資資格。院團委承辦了長沙縣紀念第70個世界红十字日红十字知识竞赛,并组织管理工程系团总支代表队代表长沙县参加长沙市庆祝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正式实施红十字知识竞赛,取得三等奖好成绩并获得优秀组织奖,进一步推广红十字知识,关注校园内外弱势群体,培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学期末承接并组织学员参加长沙县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骨干培訓班,进一步加強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
四是無償獻血再創新高。在今年團委青年志願服務組織了兩次無償獻血活動,學院一共有1331名同學參與獻血,獻血量超過50萬毫升。比去年增長獻血人數572人。在今年的春天我院学生积极缓解了我市血液急缺二级警戒线,给无数急需用血的病人带来了希望和温暖。在今年的秋天我院学子又用献血献礼十九大,青春血液汇聚北京。这也使学院首次获得“省文明无偿献血單位”的荣誉,并在省无偿献血会上向全省各單位做了经验分享,进一步提升学院在外影响力。
7.服務貢獻
7.1服務貢獻表
表19 服務貢獻表
院校代碼
|
院校名稱
|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
12425
|
足彩310_安全购彩
|
1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數
|
人
|
8978
|
8911
|
|
畢業生人數
|
人
|
3053
|
3095
|
|
其中:就業人數
|
人
|
2849
|
2878
|
|
畢業生就業去向:
|
—
|
—
|
—
|
|
A類:留在當地就業人數
|
人
|
2566
|
2035
|
|
B類:到中小微企業等基層服務人數
|
人
|
1379
|
1107
|
|
C類:到500強企业就业人数
|
人
|
124
|
165
|
|
2
|
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
|
萬元
|
1.1
|
3
|
|
3
|
縱向科研經費到款額
|
萬元
|
24.7
|
28
|
|
4
|
技術交易到款額
|
萬元
|
45
|
66
|
|
5
|
非學曆培訓到款額
|
萬元
|
184.481
|
300.114
|
|
6
|
公益性培訓服務
|
人日
|
600
|
600
|
|
主要辦學經費來源(单选):省级(√) 地市級()
行業或企業() 其他()
|
7.2服務湖南“1274”行動
学院注重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作用,依托繼續教育學院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站),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为社会提供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訓服务,取得显著的成果,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2017年,繼續教育學院与省國土資源廳和省地勘局合作开展了16期培訓,累計培訓人數1257人次,相較2016年增長125%,累計收入达到300余萬元。且所有培訓班均顺利结业,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培訓质量大幅提高。培訓专业在原有的测绘技术、地质矿产、安全管理和国土资源、人事业务、安全生产和相关政策业务等項目外,新增了審計、岩土等专业。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增了国家教师资格证的考证培訓等新方向、新领域的培訓业务,为以后培訓业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是因材施教,采用“大班活動,小班上課”新型授課方法。为更好的实施因材施教,取其所需,让来参加培訓的学员学有所用。除了提高硬件教学、老师的授课质量,对國土資源廳的综合业务培訓班采取了一個大班为总,根据個人需求分成几個小班上课模式。效果明显,与往期同類型的培訓班相比,同学们的团结凝聚力更強,学习的热情更高,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乐于学”。
二蕪姫创户外教学模式、改革传统培訓教育理念。以往的培訓教學地點以教室課堂爲主,今年開創了戶外教學新模式。根據培訓班的性質與學員們的專業,在課程設置中增加了較多的戶外實踐教學。根據實踐結果,學員在教室上課與戶外實習相結合,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識,鞏固已有的知識。並同時提高了學員們的上課積極性,到課率良好,取得了較爲滿意的教學成果。
表20 2017年學院承辦社會培訓班情況一覽
序號
|
培訓班名稱
|
培訓人數
|
举办單位
|
舉辦時間
|
培訓
地點
|
培訓
預算
(元)
|
實際
|
計划
|
1
|
2017審計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訓班
|
54
|
6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4.17-4.20
|
工程職院
|
68000
|
2
|
2017年度安全生产管理培訓班
|
156
|
15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7.23-7.29
|
工程職院
|
135000
|
3
|
2017年局注册测绘师考前培訓班
|
72
|
8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8.10-8.18
|
工程職院
|
108000
|
4
|
2017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前培訓班(基础班)
|
47
|
5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8.16-8.27
|
工程職院
|
105000
|
5
|
2017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前培訓班(专业班)
|
33
|
5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8.16-8.27
|
工程職院
|
105000
|
6
|
2017年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培訓班
|
74
|
90
|
湖南省
國土資源廳
|
2017.10.23-12.23
|
工程職院
|
441000
|
7
|
2017省局财务骨干培訓班
|
53
|
55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5.31-7.3
|
湖南大學
|
661440
|
8
|
省局干部教育培訓班
|
67
|
7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9.24-9.27
|
韶山黨校
|
126400
|
9
|
處級幹部綜合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
|
66
|
7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8.20-9.2
|
中山大學
|
428800
|
10
|
青年骨干人才培訓班
|
71
|
7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8.6-8.19
|
厦門大学
|
360104
|
11
|
宣傳幹部暨通訊員能力提升研修班
|
78
|
8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11.26-11.30
|
湖南師範
|
137000
|
12
|
土壤修复技术提升培訓班
|
100
|
10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10.29-11.1
|
中南大學
|
72000
|
13
|
省局纪检监察干部培訓班
|
53
|
6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12.11-12.14
|
省地勘局
|
105600
|
14
|
教师资格证培訓班
|
45
|
60
|
工程職院
|
2017.9.15-11.3
|
工程職院
|
58800
|
15
|
全局地质勘查技术提升培訓班
|
78
|
8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12.19-12.22
|
中南大學
|
72000
|
16
|
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訓班
|
210
|
240
|
湖南省
地勘局
|
2017.12.5-12.7
|
維納斯酒店
|
17000
|
|
合計
|
1257
|
1365
|
|
|
|
3001144
|
7.3 精准扶貧
2017年,学院为响应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政府“心系湖湘大地,情牵扶贫攻坚”的号召,根据湖南省扶贫办、湖南省教育廳《关于组织高校大学生暑假开展“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的方案》等文件精神,于7月14-31日期間,選派了60名教師、40名學生組成了20支隊伍,奔赴永州市藍山縣、東安縣、經開區等3個县共計60個贫困村,开展了为期18天的“情牽扶貧攻堅”主題實踐活動。
在完成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工作任務外,學院藍山工作組還提出了各工作小組要爲藍山縣的脫貧攻堅工作做一件實事、好事。7月20-21日,龔聲武院長從長沙驅車風塵仆仆地趕往藍山指導學院2017年暑期大学生“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顾不上舟车劳顿,先后走访了浆洞乡茶源坪村、枫木山村和毛俊镇军田村的贫困户并送上了学院的帮扶慰问金;吳鐵平副院长在所城镇三合村驻村蹲点时,与村支两委干部一道找准了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原因,并帮助他们重新确定了扶贫工作新思路;第十二组和第十四组分别为浆通乡茶源坪村和毛俊镇尚屏村的两個特困户在微信朋友群发起募捐活动,共募得近6000元的幫扶善款,同時還通過朋友聯系到了湖南“善行者”慈善機構開展社會扶貧工作;第八小組在毛俊鎮軍田村開展工作時,了解到一條村民集資自修的一條簡易馬路因多年山洪被毀的情況後,利用縣人大領導前來檢查指導工作之便,積極進行彙報,推動問題上縣委會,多年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三縣100名師生在18天的時間內通過查閱資料、入戶走訪、問卷調查、集中調研等方式在60個贫困村开展了针对性的工作,掌握了一些精准扶貧工作的一手资料,情况显示三县精准扶貧工作成绩显著,瑕不掩瑜。主要表现在:
一是領導重視,責任到位。自2014年以来,三县政府便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特别是在今年,更是把精准扶貧作为中心任务,在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上、在政策的投入力度上、攻坚举措的精度,以及责任落实的程度来看,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各级各部門和驻村工作队都与上级或派出單位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状,各相关單位都把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脱贫纳入年度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基本形成“县领导、乡主抓、村落实、部門协作”等精准扶貧工作大格局,各级扶贫干部放弃城里优越的生活条件、舍弃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情,与村民同吃住,其精神可钦可佩。
二是識別精准,滿意度高。在贫困户的甄别工作中基本上都能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乡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办复核、县人民政府审批”等工作程序开展,同时通过“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計”,做到反复核子嫸困对象,动态管理,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了精确核定,对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进行了建档立卡,资料基本齐全,为后续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和精准脱贫提供有力支撑。在回收的83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漏評戶僅有21戶,錯坪戶僅有14戶,錯退戶僅有18戶,滿意人數則達到821人,滿意率高達96.89 %,扶貧攻堅工作得到群衆高度肯定。
三是多措並舉,卓有成效。三县近年来采取分類扶贫、分段扶贫、分户扶贫等手段,落实扶贫“十項重点工作”,积极抓好扶贫“六到户”,全面推进“精准扶貧、精准脱贫”,严格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对省级贫困村和面上贫困户的联系帮扶实行全覆盖。同时,始终坚持将贫困地区的基礎設施建設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整合农村通畅工程、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危房改造等項目资金,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始终坚持坚持把发展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解决农村发展难题,为精准扶貧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精准扶貧,找准差距。近年來,各級幹部群衆的努力下,扶貧開發工作雖然呈現了新局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與上級的要求和人民群衆的期盼相比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第一,資料水平參差不齊,有待進一步完善。各贫困村扶贫档案和贫困户档案大部分都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归類,但也存在着個别档案欠缺、手续不全、漏填错填、数据不一致,归類不规范等问题。同时还存在各村资料整理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如蓝山县犁头乡新屋地村因结对帮扶單位为2所學校,工作隊人員均爲老師,資料整理相對較好,“一戶一檔”資料問題不多,而在東安縣沙落村則出現顯示有脫貧、未脫貧48戶,但村級一戶一檔資料卻只有36份,缺失達到12份之多的問題。
第二,貧困戶認定存在偏差,有待進一步精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贫困户的认定过程,还存在個别偏差,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有的村在低保户的认定过程中,因申请村民较多,却互不投票,最后都达不到程序中规定的得票三分之二从而导致低保户名额流产的情况;还有在贫困户认定、退出和低保户认定过程中简单地搞一刀切,生硬执行政策,未设置特殊情况下的认定程序,导致很多實際是贫困户和低保户水平,但因不符认定条件,最终无法得到应有的扶持。
第三,脫貧攻堅任重道遠,有待進一步發力。首先,内生动力不足。调研中发现对受教育不够重视,村民的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部分人目光短浅、观念陈旧、思想懒惰,等、靠、要的思想仍然严重;其次,基础设施落后。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贫困村都是自然条件恶劣,硬化道路无法到组,林道缺乏,网络信号不強,有的甚至至今都为通高压电,如浆洞乡茶源坪村目前就有5個小组没有通水泥路,4個小组没有通高压电,这就隔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导致信息闭塞、成本增高,村民无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再次,集体经济薄弱。集体经济收入微薄,有的村几乎为零,村级负债大;产业扶贫作用还没有显现,一村一产业的局面还未形成,专业合作社有的还停留在构想之中;最后,阻碍因素较多。调研中我们还发现贫困人口中留守老人、肢残智残、重大疾病患者等失能人口居多,脱贫难度较大;村民因病因灾返贫现象也较为普遍;还有村民中贫困代际传递和农村婚姻问题也较为突出。
8.問題與挑戰
2017年,尽管学校在各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仍然面临如下問題與挑戰。
一是內涵發展尚有不足,教師能力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学院师资队伍能力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在教师能力结构建设方面还有差距,协同创新能力还不够。主要表现在教研教改引领能力、应用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国际化视野拓展能力等方面有待提升;专业带头人创新引领能力还有待加強,教师考核及奖励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二是創新驅動略顯乏力,學院治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在構建現代職教體系背景下,學院管理者還需要及時跟進學習現代職教理念、轉變管理觀念、提升學校現代治理能力、創新現代管理制度,使學院辦學體制、內部管理機制更爲科學有效。用傳統行政管理手段進行決策和管理的習慣有待改變,辦學體制、運行機制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
三是資源效用輻射不廣,社會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拓展。学院在提升专业能力、丰富专业教學資源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发挥资源的效用方面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向社会服务的广度、深度还不够,优质资源的社会效益需要通过创新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增強。
四是高職教育創新發展對專業服務産業發展能力提出新挑戰。在當前新形勢下,隨著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大幅度提升,專業設置與産業發展結合更加緊密,這要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應主動應對産業結構變化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優化調整專業結構,以集群發展的思維,創新産教融合機制,深化校企合作,准確把握專業(群)對應的産業群、産業鏈、産業節點(崗位點),精准定位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課程內容,創新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專業特色,打造專業品牌,提升專業(群)服務産業發展能力。
五是強化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对高职教学质量保障提出新挑战。強化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要求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以实现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相应技术和技能的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转换成为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并应用于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強化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提供保障,学校一方面要加強“双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引进与培养专业群行业大师、名师引进力度;通过继续实施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計划,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完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增強专业人才培养与技术技能培养的融合度;通过建立健全内部质量诊断与保证体系,全面促进学校质量目标定位、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學生發展等质量要素体制机制完善,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提供保障。
9.典型案例
9.1“學生發展”典型案例
案例1:彰显榜样力量 引领成长标杆
12月19日下午兩點,學院2016-2017学年《榜样的力量》学生表彰颁奖典礼在学院体育馆召开。副院长李武初,工会主席万江明,副院长柒文英,副院长吳鐵平,长沙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夏声朝,以及各处室、系部負責人参加了颁奖典礼。千余名师生代表相约体育馆,一同感受榜样的力量。
典禮通過現場播放VCR回顧了2016-2017学年学院备受瞩目的重大事件以及光荣激动的获奖时刻。《我们的标兵班级》视频讲述了每個榜样集体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班风学风。辅导员代表通过朗诵节目对榜样的力量做了完美诠释,主持人与受表彰学生代表袁德港的采访互动,流露出工程学子的真情实感,让在场师生深切体会到丰硕成果背后的艰辛付出和执着坚守,感受到榜样学生的奋斗决心和使命担当。
2017年,學院共有33個先进班集体受到表彰,其中先进标兵班级6個、先进班级17個、到课率优秀班级10個;评选50間“7S”標兵寢室和80間“7S”文明寝室。评选各類优秀学生612名並授予獎杯或榮譽證書,其中國家獎學金5人、卓越獎5人、紅十字會博愛助學20人、特殊貢獻獎6人、自強奖7人、自考專升本獎學金6人、樂學獎114人、敬業獎449人等。學院領導在热烈的掌声中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9.2服務“一帶一路”典型案例
案例2:學院承辦“一帶一路”集郵巡展暨“中國恐龍”郵票首發式活動
2017年5月19日上午,“一帶一路”集郵巡展暨“中國恐龍”郵票首發式活動在學院體育館舉行,學院黨委書記粟顯進,院長龔聲武,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胡承建,副院長李武初,工會主席萬江明,湖南省郵政公司副總經理劉紹權,長沙市郵政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偉光,湖南省郵政集郵公司總經理丁樂玲等領導及300余名師生參加了首發式活動。
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微型百科全书和袖珍艺术宝库,记录着人類文明前进的步伐,展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本次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恐龙》,是中国邮政首次发行的以恐龙为主题的邮票,该套邮票由我国从事恐龙复原图绘制的艺术家赵闯设計,以我国境内发掘的恐龙化石复原图为主要内容,整体画面富有动感,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中国恐龙”特种邮票首发式活动在长沙举行,有利于弘扬集邮文化、普及集邮知识,长沙邮政也将通过首发式活动、品鉴会、交流会等形式将集邮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师生朋友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享受。
本次活动由中国邮政集團公司长沙市分公司主办,足彩310_安全购彩和中国邮政集團公司湖南省长沙县分公司共同承办。同时,长沙邮政还举行了“一带一路”集邮巡展和集邮知识讲座,让学院师生在方寸天地间了解了集邮科普知识,领略了集邮文化魅力。
9.3“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案例3:学院与中铁城建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
2017年11月2日,学院与中铁城建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企业代表有公司总经理黄伟強、副总经理李广平、办公室主任张小芳、BIM技术中心負責人邱远光、科技部部长朱艺锋,学院代表有校企合作处处长傅刚斌、建築工程系主任玉小冰、副主任宋国芳。
签约会由中铁城建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伟強主持。会议伊始,黄总介绍了中铁城建集團相关情况,出席会议代表先后发言,并表示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随后,双方签订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将在人才培养、就业推荐、员工培訓、科研服务、BIM技術應用、資訊共享、互派挂職交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通過校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戰略合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實現企業、學院、學生三方互利共贏。
會上雙方就BIM专家工作室成立及技术合作提出具体合作意向,黄伟強总经理指出要利用企业真实項目,学校师资优势,走产学之路 ,探BIM之道。中铁城建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一直是我院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單位,自2015年以来,每年吸纳我院土建類学生就业超过30人。2017年11月7日在我院舉行的2018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会上,中铁城建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将派出代表团計划在我院招生毕业生35人。
9.4“學校管理”典型案例
案例4:政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養,産學研結合促進協同發展
2017年7月3日,學院與南嶽區旅遊局、南嶽區旅遊協會旅行社分會簽訂政校企合作協議,通過開展政校企合作共建,實現多方合作育人和協同發展,開啓“政校企”三方戰略合作新篇章。
签约会由南岳区副区长旷诗秦主持。会议伊始,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我在寿岳有棵树”活动宣传视频,南岳区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融峰介绍相关情况,签约單位及出席会议代表先后发言,并表示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政校企合作,共同为南岳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随后,学院龚声武院长与南岳区旅游局、南岳区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負責人共同签订政校企合作意向书,三方将在人才培养、就业推荐、员工培訓、教学实习实训、实训基地建设、科研服务、互派挂职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政校企三方的多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战略合作,走出“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政校企融合办学的新路子,打造富有特色与成效的旅游人才培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政府、企业、学院、学生的多方互利共赢。
學校與南嶽區旅遊局、南嶽區旅行社協會開展旅遊人才輸送和培養的戰略合作,是學院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促進職業教育與産業對接的有效途徑和手段。
9.5“脫貧攻堅”典型案例
案例5:院長龔聲武赴藍山指導“情牽脫貧攻堅”實踐活動
7月20日,院長龔聲武一行從長沙驅車赴永州市藍山縣指導學院2017年暑期大學生“情牽脫貧攻堅”主題實踐活動。下午2時許,龔聲武顧不上舟車勞頓,在藍山縣人大副主任梁有余、學院學生工部部長毛婵等陪同下,風塵仆仆地趕往漿洞瑤族鄉茶源坪村。先在村部看望了在此開展工作的師生,聽取了帶隊老師祝元明的工作彙報,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往茶山組。在貧困戶盤國新家中,龔聲武察看盤國新老人的居住環境,詳細詢問了其家庭情況和收入來源。在交流中得知,盤國新老人家中兒子服獄,兒媳離家出走,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獨自撫養孫子,生活艱難。龔聲武感歎老人生活不易,寬慰老人要相信黨和政府,努力克服困難,撫養孫子成人。同時,龔聲武給老人送上了學院的慰問金。老人家緊握著他的手,老淚縱橫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謝各級領導的關懷!”他表示一定會將孫子撫養成人。
7月21日,院長龔聲武頂著40度的高温驱车两個多小时赶到蓝山县毛俊镇军田村。在村部扶贫工作队办公地老支书伍金生家亲切看望了在此开展工作的师生,并听取了带队老师李勇的工作汇报。龚声武和梁有余听完汇报,第一时间在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同志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赶往山溪5、6、7組現場勘察核實情況。梁有余現場囑咐村幹部,立即起草材料向縣委彙報,他將盡快提交縣黨委研究解決。之後龔聲武一行走訪了特困戶全昌華家,他們詳細察看了全昌華破舊、即將倒塌的土房居住環境,關切詢問了其家庭情況和收入來源。同時,龔聲武給老人送上了學院的慰問金。老人家緊握著他的手,老淚縱橫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謝各級領導的關懷!
教務處